close

童玩節 辣媽 親親 林志玲 無尾熊 

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柏格症兒童的教養問題與處理
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自閉症高雄家長聚會
教養策略分享…李東梅心理師
問題一:孩子的情緒起伏大、反應激烈,或有自殘等現象
策略:
1. 讓孩子有溝通表達的管道
l 示範適當的口語表達方式。
u 小孩(小學以下)--我很生氣(而不是以哭鬧表達心理不高興)
u 大孩(十幾歲以上)--妹妹打我(而不適以反擊或打其他物件)
u 更大的孩子(成人)--阿吉我想和你做朋友(幫他完成表達的詞句,而不是以肢體拉、拍、捏方式)
u 口語表達少→要示範表達,提示更多。
l 對孩子有足夠的同理心。
l 積極傾聽。
l 情緒是不分好壞的,生氣的情緒應該被接受,讓孩子能宣洩情緒。
l 教導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情緒。
※  情緒能被同理是幸福的!
2. 有自信的孩子情緒較平穩
l 愈有自信、健康的孩子,情緒愈平穩、快樂。
l 國小及學齡前的孩子,情緒受父母的影響最大;大孩子有外界的影響。
l 情緒問題在正確的態度跟技巧下仍沒有改善,可能有其他原因或是家長教養態度需調整。
3. 給孩子合理的要求、期待
l 不以”正常孩子”該如何為標準。
l 慎用”為什麼”,這個用字有負面意味,表示跟大家不同,有質問孩子的意味;可改用中性用語,如:怎麼了?
l 設定可接受標準:依孩子狀況、家庭價值觀念而有所不同…
l 如果孩子反應及表現不好,檢視自己是否要求過高。
l 要求標準的考量:不干擾正常生活、多給孩子自主性。
4. 孩子在情緒之下,家長不需”必”幫孩子與外界溝通,讓孩子學習如何自己解決問題;可先用引導的方式教導孩子,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5. 讓孩子感覺安心、包容、信任
l 家長需給於無限的愛,要很寬容讓孩子有安全堡壘的感覺,(至少夫妻中有一人)。
l 學校並不能做到這點。
l 在態度上,要能讓孩子有安定、信任、覺得是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的的感覺,這並不是不加管教。
l 不用悲情、恐嚇的手段。(例:媽媽都是因為你才這麼累…)
l 堅定、冷靜的處理態度,示範正確的態度。
問題二:如何發現孩子的優勢?
策略:
1. 家長應該是最瞭解孩子的,平時多用心觀察。
2. 優勢指的是孩子個性、能力中,較突出的部份,不是與他人相比。
3. 人只有在輕鬆自在的情況下,才有能力表現出來,強逼並不可得之。
4. 家長愈執著,愈不能清楚看見。
5. 可安排自由玩耍時間,讓孩子(大人)能完全放鬆,有益於腦部重新運作,提昇能力。
6. 將孩子自己的活動,延展成人際互動活動(家長需運用想像力)。
7. 家長一定要自己教,如果家長不想教,老師或心理治療師也不可能會教好。
問題三:需要幫孩子在家請家教?(療育部份)
策略:
1. 家庭狀況不一,並不一定需要。
2. 可讓孩子有多幾位親密長輩,增加支持,提供孩子(大人)穩定、安全感
3. 但並非推卸療育責任給家教
問題四:孩子不肯用藥、拒學問題。
策略:
1. 孩子有衝動、過動的現象才需用藥。
2. 此為表像,需找出真正的問題解決→可能是溝通、配合度的問題。
l 害怕:被貼標籤學校有狀況無法處理,如有人排斥、功課沒興趣
l 有沒有沒辦法溝通的問題?(口語能力不佳?)
l 如果從小就有配合度不佳的問題,可能是父母慣用高壓、嚴教方式造成。
l 若為突然之變化,則可能有突發事件引致。
l 從小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
→發現問題、辨識情境、求救的能力、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l 訓練溝通能力
l 訓練配合度
l 尋求學校老師的支持
→願意瞭解、認同
→IEP,個案討論
→預防比修補重要!
l 此為永遠的過程,非單一的改變。(請堅持,有耐心!!)
l 部份孩子在青少年有重大變化
→不容易預防
→培養基本能力(溝通…)
→支持!!
l 拒”課”的情形,可能會比較早出現。
問題五:孩子容易因認知不同而與同學衝突
策略:
1. 需要學校、同儕、老師的支持。
2. 教孩子如何”修補關係”(家長、同學…)
3. 一定要讓學校、老師能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、想法;僅陳述事實,不加評論。
4. 固定、重複發生的事件,需詳加紀錄,找出解決方式;預防勝於治療!!
問題六:上學前的準備
策略:
1. 多花時間暖身
2. 讓孩子事先熟悉學校的流程、活動、環境…
3. 找適合的學校
4. 詢求機構與團體的資源
問題七:注意力不足的問題
策略:
1. 注意力非可由外在控制之能力(使用權威是無效的!)
2. 注意力會隨情境有所不同,與興趣、動機有關。
3. 用壓迫方式,只會讓孩子更被動、依賴。
4. 只能用環境(簡化環境,移除干擾物、人,物理空間作控制)幫助、支持。
5. 藥物可能有效。
6. 根本方法還是提昇孩子的興趣、動機。
7. 在校時,教導正確表達、解決方式→事前約定、提醒、增強、肯定…
8. 具體的要求、示範
9. 課前教導—提醒下一堂上什麼
10. 訂契約
11. 同學的協助(效果佳!)
12. 學業教導-提升動機->正當的說明
問題八:如何交朋友?策略:
1. 大人主動地協助維持孩子的友誼
2. 譬如示範說出一般孩子心裡的話
3. 了解友誼技巧與一般團體規範不同
4. 友誼技巧是彈性、自在且無對錯的
問題九:手足問題?策略:
1. 大人與手足私下的溝通
2. 坦誠地說明解釋以增加手足的了解
3. 給予手足肯定的愛與關懷
4. 讓手足與孩子盡量平等地競爭
問題十:兩性問題?策略:
1. 了解孩子一定會碰到兩性問題
2. 但問題並不比一般孩子嚴重
3. 基本核心問題仍是人際溝通能力的缺損
資料整理:南部家長會副會長  王靜雅  2006/01/15

 

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瑞妍 的頭像
    林瑞妍

    排隊

    林瑞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